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 > 企业 > 正文
山东高速对武当山去意已决,200亿元投资计划告吹
来源:闻旅2022-03-11 16:055980

牵手近7年后,山东高速与武当山缘尽于2022。


山东高速正式作别武当山

企查查信息显示,1月27日,湖北武当山文化旅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北武当山文旅”)投资人发生变更,山东高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由山东高速集团控股,以下简称“山东高速文化传媒”)退出公司股东序列,而武当山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由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管理委员会控股,以下简称“武当山文旅发展集团”)的持股比例则从15.0471%变更为53.5532%;同时,湖北武当山文旅的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长由武当山文旅发展集团董事张继芬担任。

640-1.png



该股权结构变更源于一则产权交易信息。2021年底,山东高速文化传媒曾连续多次挂牌转让湖北武当山文旅游38.5061%股权及356.216万元债权,且转让底价从1635.19万元、1471.671万元一路降至1144.633万元,如此执着的转让,足以体现出山东高速文化传媒对湖北武当山文旅“去意已决”。

640-2.png


或许是再三降价后1144.633万元的底价符合其心理预期,面对上述标的第三次挂牌转让,武当山文旅发展集团终于选择出手拿下。

从财务数据来看,持续亏损应该是山东高速文化传媒决定剥离武当山文旅的主因。根据《每日经济新闻》此前报道,2020年,湖北武当山文旅实现营收141.97万元,同期,公司净利润为-4245.97万元。十堰车城会计师事务有限公司出具的年度审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底,武当山文旅的资产总额为6.53亿元,负债总额为6.12亿元。

或许是顾虑亏损/负债数据过于难看?闻旅发现,再次挂牌转让后,该标的公司的财务数据竟然“大变脸”。根据山东穗安会计师事务所(普通合伙)出具的年度审计报告,2020年,湖北武当山文旅营收仅为33.2万元,同期利润总额为825.94万元;而截至2020年底,武当山文旅资产总额为35956.4万元,负债总额仅为555万元。

但进入2021年,湖北武当山文旅的业务运营形势发生“剧变”。截至9月30日,湖北武当山文旅实现营收22.2万元,利润总额为-28839.61万元,同期,公司资产总额“大缩水”为7106.59万元,负债总额为544.81万元。

在2020年尚且能盈利825.94万元的情况下,湖北武当山文旅为何会在2021年前三季度巨亏2.88亿元?闻旅注意到,2021年5月,湖北武当山文旅有过一次股权转让记录,其在武当山五龙索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当山五龙索道”)的股份比例从40.00%下降为19.8762%,而减持的这部分股份的接盘者,恰好是武当山文旅发展集团。

640-3.png

基于此,一个合理的猜想是,湖北武当山文旅在2021年的巨额亏损和净资产大缩水,是否与其减持武当山五龙索道股份有关?

企查查显示,在湖北武当山文旅减持武当山五龙索道股份前的2020年1月,公司注册资本从100000万元减至53825万元(-46.18%),山东高速文化传媒的持股比例从45%降至38.5061%,而湖北武当太极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当太极湖旅游发展集团”)持股比例则从25%增至46.4468%,同时,公司董事会成员进行了一轮大范围变更。

或许正是这一调整,为湖北武当山文旅在2021年减持武当山五龙索道股份、巨额亏损/资产缩水,乃至山东高速的决意离场埋下伏笔。

据了解,山东高速牵手武当山始于2015年3月底,彼时,山东高速集团、武当山特区管委会、太极湖旅游集团合资成立“武当山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开发大武当文化旅游,首期项目为武当索道、太极湖水上游、太极传奇景区和武当小镇景区等。

在这之后,山东高速对项目应该说给予了足够重视。2017年,时任山东高速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孙亮到十堰市考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情况时表示,集团计划投资200亿元参与环丹江口库区全域旅游开发,全力打造世界级旅游品牌;2019年3月,山东高速集团副总经理王思军赴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就相关合作事宜开展深入交流并提出,将安排专人、专班对接,尽快拿出细化可行的实施方案,把项目做实做好。

从早前高调牵手到如今决绝退场,山东高速对武当山的态度为何会出现巨大反转?要想弄清个中缘由,一切或许还得从10多年前太极湖生态文化旅游区这一巨无霸文旅项目的推出说起。

640.jpeg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高调开场后的“一地鸡毛”

作为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和著名道教圣地,古建筑群已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武当山,坐落在湖北十堰市丹江口水库旁,其旅游业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而追溯现代旅游开发,绕不开原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管委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发平,以及漫园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武当太极湖集团董事长杨青山。

2008年,第四届华博会,由云南丽江玉龙雪山股份公司、上海中九投资集团公司等12家上市公司和财团组成的中欧工商管理EMBA投资联盟与湖北省武当山旅游特区管委会签订合同,投36亿元开发建设武当山旅游基础设施项目,投资项目包括开发太极湖新区、建设14个星级酒店等,建设周期为3~5年。

之所以会有这系列合作,按照李发平彼时的说法,相比于成功上市的黄山等景区,武当山已经从全国景区旅游的第一梯队跌落至第二梯队。为此,十堰市政府成立“武当山”旅游上市领导小组,以推进相关旅游资产的清理和评估工作。武当山旅游上市公司启动股本金约2-3亿元,武当山将拿出旅游车队、金顶索道等优质资源入股,吸引国内近10家战略投资者。

紧随其后,由湖北武当山特区政府和太极湖集团投资200亿元共同打造的太极湖生态文化旅游区正式上马开建。其目标是通过整合旅游资源、完善旅游配套、拉长产业链条等措施,逐步形成以旅游产业为龙头,生态、文化、旅游、民生和谐发展的产业集群,实现武当山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按照杨青山的展望,“太极湖生态文化旅游区建成之日,便是武当山景区取消门票之时”。

考虑到项目的规模之大、涉及范围之广、跨越领域之多,远超一般商业项目的概念,其对操盘手的考验巨大。按照杨青山的说法,以认知武当文化、不以盈利为唯一目的、具有较长期的资金沉淀能力为条件,太极湖生态文化旅游区项目从中欧EMBA校友中遴选了五家企业作为直接股东,涉及间接股东共四十多个,组成中欧EMBA武当山投资联盟,以确保项目良性运作和可持续发展。

  除了按大联盟模式实现资本募集之外,项目还使用了基金、上市等诸多金融工具。同时创新性地分成三次招商,即第一次招商,团队搭建了一个投资平台——武当太极湖投资有限公司。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招商,即分组团招商。三次招商就是子项目招商。

“通过‘平台-组团-项目’的三个层面招商引资,整合了各类资金,聚集专业人才,既有效实现了资本的快速积聚,也有效实现了风险的分散。在有效实现了专业的互补同时,还实现了效率的提高。太极湖项目始终超越了一个简单的开发赚钱的低层面,而是一个有着高度社会责任感、高度历史使命感、高度文化抱负感的综合事业。”

640-1.jpeg

尽管杨青山这一表述情怀、格局兼备,但在“安全 质量 现场管理学习分享”微信号上此前发布的《武当山太极湖背后的真相》文章中,署名为“曾经高管”的作者以自身经历,揭示了该项目/团队大量不为人知的内幕。

在“曾经高管”看来,太极湖集团是以给武当政府代建工程为名成立的投资公司,玩的是“大地产”概念。即以公司大股东北京信通投资公司董事长杨青山和武当山经济特区书记李发平为首的“共同努力”,借助当地掌舵官员心照不宣的配合,通过武当城市建设投资公司(由武当山特区政府以土地入股占股51%,武当太极湖投资公司以资金入股占股49%,总共一亿资本金组建)这一平台,先借政府大量土地变相转换为大量融资,再以极低资金成本掌控珍贵的土地资源为己方所用,为项目所需资金提供银行担保抵押,让武当城市建设投资公司成为项目的发动机。

对于这一点,2013年5月现代快报发布的名为《武当旅游发展中心‘摊上大事了’奢华办公楼,人均453平米?》的文章,对此予以了佐证。报道指出, “在(奢华办公楼)开发之前,武当山特区先行定标拍卖将3000亩土地以7万元/亩的价格出让给武当山太极湖投资有限公司。太极湖投资有限公司获得太极湖新区市政项目的总发包资格,政府以现有资产包括门票收入贷款支付部分行政中心等的工程款,另一方面太极湖开发有限公司用取得的3000亩土地抵押贷款,垫付工程款。”

文章作者认为,政府方借此获得基础建设和项目的启动资金,进一步找到进入整体商业开发的激发点,让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旅游资源进入整体市场运作,最后通过股份制公司上市来获得强大的金融市场资金支持进行完全开发。政府掌舵官员毫无疑问将在运作过程中找到获得大量“合法”灰色收入的渠道和途径,名利双收。武当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势必成为双方合作中利益和分歧的角力点。

李发平随后的遭遇,似乎也说明了这一点,2020年1月,湖北省荆门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李发平犯滥用职权罪,判处其有期徒刑5年。

640-2.jpeg

在作者看来,以土地资源入股的政府方和以资金入股的投资商在融资方面能不能完全按照市场化运作要求进行协调和配合?这些问题在开发合同上很难界定。而武当太极湖新区所需要融资资金高达上十亿,投资商和政府之间如果没有相当程度的密切配合(按照作者的表述,实际上各方不仅谈不上配合,完全耽于“中饱私囊”、“各怀鬼胎”),仅凭投资商提供的一亿资本金,仅凭大股东资本金还是借来的实力,太极湖新区建设在轰轰烈烈开头,凄凄惨惨收场,是可以预见到的结局。

同时作者以自身经历作出判断,以杨青山的作为,显然对整个项目的发展前景并没有做长远的规划和打算。利用掌握投资联盟的资金,对武当山项目进行画饼充饥,纸上谈兵似的规划和宣传包装,通过包装和高度控盘来堂而皇之获取属于他个人的利润。然后再试图通过包装引诱更多的商家自投罗网,就是他的全部商业策划。也是杨青山之流地产商惯用的流氓式商业手法。

企查查显示,截至目前,湖北武当太极湖投资集团被执行总金额为7239.22 万元,失信总金额高达14,221.94 万元,有130条限消令,有25条股权冻结信息;而作为湖北武当太极湖投资集团法定代表人/董事的杨青山,目前其已身负160条限消令,终本案件未履行总金额更是高达52922.43万元。

结合上述历史,山东高速由初入武当山时信心满满放言“计划投资200亿元参与环丹江口库区全域旅游开发,全力打造世界级旅游品牌”,到时隔7年后黯然“败走”武当山,似乎是某种可以预见的结局。

形势剧变下,武当山如何走向未来?

尽管上述作者对该项目持批评态度,但根据另一位深度参与过该项目的业者葛佳奇(化名)向闻旅做的总结,其对太极湖生态文化旅游区及操盘方的局限性、先锋意义和现实社会功能,以及对该武当山旅游未来的发展走势,给出了更为客观的看法。

在葛佳奇看来,太极湖生态文化旅游区这个项目与现在的文旅地产玩法其实并没有太大差异,但在那个时代,这个项目的理念确实很超前。而且由于运营类项目已经建成且逐渐步入正轨,加上有文化传媒背景的杨青山擅长营销,从滚动开发的角度,太极湖生态文化旅游区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至少在当时并不存在明显问题。

640-3.jpeg

而之所以项目后来会沦为一地鸡毛,葛佳奇分析主要有以下几条原因。

首先,股东之间利益分配不均导致分家。据葛佳奇介绍,尽管太极湖生态文化旅游区项目公司是杨青山“攒的局”,但实际上杨青山并非大股东,当项目股东众多、各家想法难以调和,2012年公司股东挑挑拣拣后选择自立门户,而留给杨青山的部分缺乏地产销售反哺,主要就剩下太极湖水上游、旅游演艺和旅游交通这几个运营项目。

其次,尽管项目拥有太极湖水上游、旅游演艺和旅游交通等与形成武当山景区差异化的资源,但由于缺乏相应产品经验和渠道优势,导致山上山下始终没有形成一体化的联动,而操盘方其始终没能做出一个核心的大现金流项目,这让项目整体的运营面临巨大挑战。

再者,作为中国南水北调工程的水源地,丹江口水库生态红线的监管措施极为严格。很多在其他地方允许适度弹性更改规划的操作,几乎完全不能适用于太极湖项目,而且后续监管只会越来越严。在这种形势下,很多之前触及了生态红线的建设投入会被砸掉后恢复植被,基本都变成了无效投资。

最后,企业对自身的能力边界要有理性认知,类似区域开发这种事,关键在于政府部门之间高效的调度/协调,企业只做自己擅长的业态,不能代替政府做本不该自己做的事;同时,如果笃行与地方政府领导强绑定,一旦任期满调离之后,政商关系又需要重新建立,有很多不确定性;一旦相关官员出事,企业面临的风险会非常大。

640-4.jpeg

从前述信息来看,该项目如今面临多困境属于事实,但作为曾经的参与者,葛佳奇仍然对项目之于武当山的现实意义给予了肯定。

“旅游规划和实际运营之间出现偏差,这其实很正常,回到太极湖生态文化旅游区,无论是当初的策划还是产品,即便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其实也都没有过时,像在央视投放的‘问道武当山、养生太极湖’广告语,至今深入人心,被各地景区所争相模仿。之所以没能兑现,只能说当时缺乏相应的机制和土壤。即便如此,这么多年,包括资金、智力在内的投入总归是砸进来了。至少基础设施方面,还是明显改善了当地的人居环境,把一个穷乡僻壤变成了基础设施配套相对完善的现代化城镇。”

对于项目建设面临的红线管控挑战,葛佳奇同样给出了相对乐观的看法。其谈到,尽管近年来多地都遭遇过阵痛,但从“一张蓝图干到底”的理念来看,这种管控思路是对的,只不过说,现在把这些信息整合起来难度有点大,需要一个过程。

“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未来,只要确定了国土空间规划的几条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建设边界、文物保护的底线和基本农田的保护线。在圈定范围内再来制定产业政策和开发建设,应该就没有问题。同时需注意的是,有别于被动等待,地方需要积极去博弈,以争取更多的发展空间。”

受疫情防控常态化冲击以及国有景区“降价令”的影响,以门票经济为支撑的传统景区,其未来生存形势变得愈发艰难,从传统观光向度假化转型的需求也愈发迫切,这当中,武当山景区应该可以算作代表之一。

观察可以发现,自2019年底至今,武当山文旅发展集团已先后投资了包括湖北武当山太和索道有限公司、十堰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君澜度假酒店有限公司、十堰市武当圣贤文化有限公司、十堰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乐水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十堰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山水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等在内的多家公司,其转型决心愈发凸显。

以此为基础,在山东高速从中退出,武当山文旅发展集团对湖北武当山文旅实现控股后,围绕“亮点在武当”目标和 “理顺山上、盘活山下”工作要求,武当山能否进一步理顺景区管理体制,实现武当山景区“一票制”,达成地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亿元,景区实际售票100万人,门票收入1亿元的2022年主要预期目标?展望未来,在武当山机场改扩建工程完成、武西高铁全线开通等多重利好的加持下,武当山向度假化转型的进度有怎样的飞跃?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旅游产经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阅读排行
查看更多 》 人物库
服务热线 : 13633718866 ( 9:00-17:30 )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1001177号 ©2020-2021 www.jinqu.wang All Rights Reserved. 景区在线 版权所有